扶贫超市让“山货”变“尖货”
中国金融报道,陕西省西安市小寨西路的张丽最近频繁光顾一家特殊的超市。与其他超市不同,这家超市的农产品大多来自贫困户,它的创办者是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的驻村第一书记们。
该“平利县第一书记扶贫超市”虽占地约50平方米,却满载着各种特色农产品。货柜上的商品旁边,还有第一书记们介绍村镇产品的海报。例如平利县八仙镇的土豆、三合村的香菇,以及腊肉、绞股蓝、蜂蜜等农副产品,每件农产品都附有专业机构的检验报告,确保“绿色无污染,吃起来放心”。张丽购买了两袋苞谷花后表示,她这样做也能为贫困户贡献一份力量。
超市负责人卢从琴透露,该超市创办于2018年12月,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议,并在平利县西河镇三合村作为全县试点发起创办。令人振奋的是,开业仅一个多月,销售额就达到了40余万元。
平利县地处秦巴山区,交通不便导致农副产品难以走出大山。为了壮大集体经济并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三合村的驻村干部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创办扶贫超市的设想。他们将合作社和农户生产的农产品集中收购进超市,再通过超市渠道销售至市场。西安交大一附院驻三合村的第一书记陈晨表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办扶贫超市是更好的对接市场的办法。
在县、村集体和西安交大一附院的共同努力下,三合村成立了三合高皇山农产品商贸有限公司来运营这家扶贫超市。村集体出资占股20%,其余资金由村上的党员干部带头入股,主动承担风险。
扶贫超市的成立不仅为“山货”打开了一条通往城市的通道,更为村民展现了未来的“钱”景。看到自家的农产品被运往省城,村民们纷纷前来打探市场行情或销售自家农货。例如,三合村村民胡广和通过食用菌合作社及扶贫超市的整合销售,实现了增收近2万元。
陈晨表示,未来计划在西安、安康等城市增开更多扶贫超市,完善供货机制,形成完备的产供销一体化运营模式,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这家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超市,正在为平利县的脱贫攻坚战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