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11家企业上市折戟 光大华泰被指保荐质量

炒股经验 2025-05-24 04:40www.chaogub.com炒股入门知识

一季度,众多企业冲击上市之路却折戟沉沙。在这其中,光大证券保荐的企业频频遭遇困境,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截至3月30日,今年已有67家企业接受了证监会的审核,但11家企业的IPO之路却黯然终止,过会率维持在历史相当水平的83%。

在这折戟的企业中,有六家是怀揣梦想的创业板公司,另五家则意图在中小板崭露头角。光大证券与华泰联合这两家保荐机构的“中奖”率较高,但其保荐质量却差强人意,各有两家企业未能顺利过会。其中,光大证券为上海中技桩业和南京宝色股份的保荐人,而华泰联合则是丹东欣泰电气和许昌恒源发制品的保荐券商。

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这些企业上市受阻的原因往往并非单一,而是存在两个或更多的问题,且都是较为严重的“硬伤”。其中,持续盈利能力的问题成为了监管部门审核时的重中之重。超过80%的企业因盈利能力问题而被拒之门外。

以遭遇多次上会被否的神舟电脑为例,其“低价策略”的生产经营模式为其持续盈利带来了隐患。与此其他几家企业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上海联明机械依赖单一客户上海通用,四川创意信息、德勤集团和重庆金冠汽车也明显对主要客户或供应商存在严重的依赖情况。这些企业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

除此之外,公司治理也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坎。上海中技桩业在报告期内接连发生的安全事故令人对其治理能力产生质疑。关联交易频繁和股权转让中存在的瑕疵也是许多未过会企业饱受诟病之处。南京宝色股份和昆山华恒焊接都涉及较多的关联交易,其公允性和公司独立性受到质疑。重庆金冠汽车在转制中的净资产评估程序缺失,丹东欣泰电气在早期国有资产转制中的零元价格收购也引发争议。

这些问题的存在让许多企业在上市之路上步履维艰。对于这些问题和困境,企业需要深入反思并积极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上市之路上走得更远、更稳。也期待监管部门能够更加严格地审核,确保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上一篇:证监会优化两融机制:可展期 不强平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chaogub.com 炒股帮 版权所有 Power by

炒股入门知识,炒股配资,股票排名,杠杆炒股,炒股帮,股票入门,炒股技巧,财经股票,股票大盘,股票入门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