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荐整风大幕揭开 广发证券等10余保荐机构被罚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关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考察期一年的净利润将提高到3000万的标准这一传闻,在最新一期保荐代理人培训班上,证监会相关人士给予了明确的否认。
此次培训班上,证监会通报了近期被处罚的保荐机构名单,其中包括由广发证券保荐的苏州恒久等10余个项目。一位来自大型券商投行的人士向本报透露了上述消息,并分享了培训班的详细内容。
针对市场热议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考察标准问题,证监会相关人士在培训班上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和澄清。除了否认提高净利润标准的传闻外,还就股东人数、锁定期、突击入股等保荐工作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和细化。
据了解,此次培训班在杭州举行,这是证监会今年以来的第四次类似培训。在当前投行圈风声鹤唳的背景下,监管层正加大对保荐代表人的整治力度,警示和处罚的频率与力度均呈现出明显的加强趋势。
在培训班上,监管层细数了保荐机构在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包括尽职调查工作不到位、内控制度不到位以及信息披露质量差等。其中,尽职调查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尤为突出。
一些保荐机构在进行尽职调查时,往往缺乏对发行人之外的第三方的走访和调查,对财务方面的调查也不够细致。有的保荐机构甚至对律师、会计师的工作没有尽到复核责任,缺少对发行人行业和竞争对手的独立调查。当遇到实际控制人有海外居留权或诉讼在身等情况时,保荐机构往往因为调查不够深入而无法及时发现 problems。
内控制度不到位也表现为项目立项过程缺失、内核机制不完整等方面。在工作底稿中,有时缺乏内核制度的相关记录,对于内核会提出的问题也没有落实的记录。
在信息披露方面,保荐机构存在的问题包括行业分析不足、超募处理马虎、对发行人发展前景描述过于乐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投资者的判断,也影响了市场的公平性。
监管层正通过加强培训和整治来推动保荐机构的工作质量的提升,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