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一线城市供地量翻倍增长
今年以来,各地,特别是热点一二线城市,积极推出土地供应。这些城市在解决土地供不应求的问题上下足了功夫,尤其是在住宅用地上展现出了显著的推地力度。一线城市的推地量更是实现了翻倍增长。这种加大推地力度的结果,就是住宅用地成交呈现量价上升的态势,部分城市的成交量已经接近或超越了去年全年的半数。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反映了这一趋势:截至今年4月10日,全国50个热点城市的土地交易金额已经达到惊人的6792.9亿,同比2016年的4339.8亿上涨了56.5%。其中,武汉、合肥、南京等城市土地收入更是超过了200亿。这一数字足以见证当前土地市场的火热程度。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尽管整体交易金额上升,大部分城市的平均溢价率却相对于去年有所降低。这一变化得益于的一系列约束性政策,有效地遏制了高价地块的过度涌现。
今年一季度,地方继续加大推地力度,尤其是住宅和商办用地的推出量明显增加。全国300个城市共推出各类用地3.8亿平方米,其中住宅用地推出量同比增长5.7%,结束了连续11个季度的下降趋势;商办用地推出量同比增长8.9%。这一趋势在一线城市尤为明显,其推地量实现了翻倍增长。
从成交面积来看,一线城市的住宅用地成交同比大幅增长64.7%,表现出强烈的增长势头。而二线城市和三四城市的土地市场虽然也在增长,但增速相对较慢。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此表示,调控政策与土地供应增加共同作用于市场,使得整体溢价率有所降低。他同时指出,土地市场仍存在分化现象。一些热点城市的热点地块,即使在调控政策重压下,依然受到热烈追捧。例如,武汉、南京、郑州、合肥、苏州等地的土地市场依然火热。
可以预见,未来土地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而也需要继续加大土地供应,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保持市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