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开展4100亿中期借贷便利操作
【央行放水4100亿: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细节介绍】
在1月19日这一天,央行对22家金融机构展开了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投放了4100亿元的资金。这是为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支持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中期借贷便利(MLF)是在2014年9月创设的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这种抵押方式,商业银行可以从市场获得中期基础货币。对象主要是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期限通常为3个月,到期后可以申请展期或重新协商利率。
MLF不仅能提供市场流动性,补充市场流动性不足,还能稳定中期利率政策。它引导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对于这次操作,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春节前是货币市场利率波动较多的时期,资金流出的不确定性更高。此次央行的操作加强了预期引导,降低了利率,意味着资金成本的下降。通篇未提及准备金率,暗示短期内降准的可能性降低。
还召开了商业银行座谈会,强调了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性。会议认为,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将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根据春节前后的流动性缺口,将提前布局,满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需求。对于中期流动性需求,将通过MLF、SLF和PSL等操作安排6000亿元以上资金予以支持。
对离岸人民币存款执行正常准备金率政策,并继续释放流动性,进行了550亿元的SLO操作。
展望未来,有分析认为春节前可能会迎来新年的降准政策。商业银行也需要准确把握现金运行规律,深入分析流动性变化形势,加强自身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央行的这一系列动作旨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市场预期。通过MLF等工具,央行将继续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助力我国经济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