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价值驱动 关注结构调整
中国人寿保险业务在调整中稳步前行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2012年一月份根据《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的调整,其保险合同保费收入达到了491亿元,同比增长了11.85%。这一增速在中国保险市场上虽然低于平安和新华,但高于太保,其背后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续期保费高达40%左右的高速增长。
受到公司主动的结构性调整以及春节假期的双重影响,个险新单的保费收入在一月份预计同比下降。尽管如此,缴费期限结构却出现了显著好转。中国人寿一直致力于扩大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而其寿险保单的缴费期限相较于其他几家上市公司较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费收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从2011年二季度开始,中国人寿开始更加注重价值增长,对产品期限结构进行了调整,主要推动销售五年期和五年期以上的保单。到2012年,“调结构”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力度也有所增大。尽管预计个险新单负增长超过20%,但十年期及以上的保单仍实现了两位数的正增长,五年期保单的保费增速更快,保单利润率也大幅提升。
银行渠道仍然面临压力,预计2012年上半年将继续呈现负增长。主要是由于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以及外部金融环境的转变如加息、股市下跌等因素,对银保产品销售产生了不利影响。各保险公司正在积极探索银保转型模式,以提高产品的价值含量。而中国人寿的银保新单预计负增长超过20%,但由于基数下降的原因,2012年银保保费的降幅将有所缩窄。
展望未来,中国人寿正在努力实现从“规模推动型”向“价值驱动型”的转变。公司更加看重NBV增长,大力调整险种结构和期限结构,加大长期保障型保单的销售力度。对于公司的未来业绩改善和业务质量提升,我们持有乐观的态度。虽然当前公司的绝对股价略有低估,相较于其他上市保险公司并无明显的估值优势,但我们仍然给予增持评级。中国人寿的治理层面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预示着公司的业务质量将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