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魅力不再 六成概念股走弱
股市中的股权激励风云
本报记者 贺辉红 为您报道
去年底至今,共有27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方案。这一消息,如同以往的股价“保护神”,常常引发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市场现状似乎打破了这一惯例。自去年12月份以来,这27只股票中,有17只股票的价格出现下跌,并且跌幅大于大盘,其中最大跌幅超过20%。
这些公布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中,不乏行业佼佼者。例如久其软件、光迅科技等。他们的股权激励方案已经公布,然而其股价表现并不理想。具体来说,这些股票的股权激励方案设定了较高的行权条件,显示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投资者对这些公司的信心并未相应提升。比如久其软件的行权条件包括了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等多个方面的要求,然而其股价表现仍然不尽如人意。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某些股权激励方案中设定的行权价过低或行权条件过于宽松,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表现持怀疑态度;其二,当前市场的大环境趋弱,导致投资者信心不足,对股权激励的追逐不再热烈。在一个强势市场中,投资者对股权激励板块的追捧是较为热烈的。但当市场信心不足时,即使是强势板块也可能被投资者抛弃。这一现象提醒我们,投资者在选择投资股权激励公司时,需要更加审慎地分析公司的基本面以及市场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部分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股价表现不佳,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例如精工钢构等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后表现较好。投资者在选择投资股权激励公司时,还需要关注公司的具体表现以及行业前景等因素。股权激励板块的表现提醒我们,投资需谨慎,市场变幻莫测。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必须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自己的投资安全并获取收益。